
德意志银行乐观预期,若中国大陆开放人民币FDI(外国直接投资),将有六成跨国企业愿意在香港筹募人民币资金来投资大陆,并估香港人民币存款在两年内将增加四倍之多。
香港经济日报及中新社报导,德银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上周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该行对44家在大陆营运的跨国企业的问券调查结果显示,66%受访企业回答,若中方开放人民币FDI,该公司会在香港筹募人民币,而当地融资成本低于大陆是原因之一。
报告指出,每年约500亿美元的FDI经由香港投资大陆。保守估计,其中两成被人民币FDI取代,金额达200亿美元,约人民币1,300亿元,意味人民币FDI将在香港创造规模更大的人民币贷款及债券市场。
此外,从美元和日圆的国际化经验来看,境外的「第三方使用」(境外机构发行债券募集美元或日圆,再转换币种并于第三国使用),将是非常重要的资产需求。
德银指出,欧洲美元的境外第三方市场规模约为7,500亿美元,约占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6%;欧洲日圆市场的规模估计有2,00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5%。
假设五年内境外第三方对人民币债券和贷款的需求量,达到中国大陆GDP的1%,总规模就将达人民币6,000亿元。
未来随着人民币FDI政策上路,及人民币「第三方使用」在香港愈普遍,德银估计,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将会加速,至2012年底存款规模可望达到人民币2兆元(约新台币8.9兆),是目前五倍。再者,香港的人民币资产规模在两年内更可能增长10倍至7,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18日在广交会举行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论坛中透露,人民币FDI业务相关政策可望在今年推出,若一切顺利可能就在接下来半年内。
人民币FDI,是指境外企业把手中持有的人民币资金,拿到中国大陆境内作为直接投资使用,也是中共官方的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的策略中,从贸易货币迈向投资货币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