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中国大陆房市出现触底反弹迹象,但证券日报指出,对于多数上市房企而言,库存和负债双高仍是头疼问题,部分房企形势依然不乐观。上市房企的大股东频频质押股权换取融资,将为企业带来风险。
统计显示,从2012年初到6月21日,沪深两个股市共有58家上市房企发布公司大股东质押股权换取资金的公告,涉及股份约116亿股,平均每家质押股份1.32亿股。
最近一个星期,阳光城、天房发展和中弘股份3家上市房企就质押股权逾4.43亿股。
一家信托公司资深人士表示,上市房企依赖此法进行融资的动作暴增,这种挖东墙补西墙的资本运作方式将给企业带来不少隐性风险。
他强调,股权质押频繁,大股东可能会受制,甚至变更。换言之,部分房企旗下项目的开发进程和各项业务的经营节奏可能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部分项目有暂时搁置的风险。这不但成为房企的重大隐患,更对部分房企的生存套上「隐形枷锁」。除了质押股权动作频繁,包括知名企业在内的上市房企股东对外质押比率不断飙升,也引发关注。
天伦置业,广宇集团和实达集团对外质押股权比率高达100%。荣盛发展、泛海建设、万泽股份、世茂股份等房企大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权,对外质押比率均在99%以上。
股权质押的接受方主要是信托公司。175笔股权质押案中,扣除尚未标注的6笔,质押接受方约50家为银行,近120家为信托公司,极少数为民间投资机构。
信托公司人士指出,以大股东质押股权方式融资是非常快速的融资管道道,若是先前合作不错的企业,甚至当天就能拿到资金。对「等米下锅」的房企来说,无疑是救命之粮。
靠质押股权方式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有时一年成本不足11%,这也是上市公司比一般中小房企存活较久原因。
频繁挪腾资本,对上市房企造成隐忧。多家信托公司高层点出,信托公司成为上市房企股东质押股权的接盘者后,各种问题随之产生。今年信托本身面临兑付高峰期,这对一些密集质押股权房企更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