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诺贝尔物理奖昨天揭晓,由两位皆为六十八岁的美国、法国量子物理学者温兰德(Wineland)及阿赫许(Haroche)共得,表彰两人为量子物理实验开创了新纪元,证明不用加以摧毁就能直接观察个别的量子粒子,使得世人有可能打造功能更为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两人将平分八百万瑞典克朗(约台币三千五百一十万元)的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古典计算机在廿世纪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型态,说不定量子计算机也会让廿一世纪的人类生活改观。」
诺贝尔委员会解释:「个别的基本粒子不容易从周遭环境中隔离出来,而且一旦跟外界有互动,就失去原有的神秘量子特性。两位得主带领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内设计出新方法,得以测量并掌控各种量子状态。在过去这些量子状态是公认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新的方法让实验团队可以检视掌控这些粒子并计算其数量。」
委员会指出,两位得奖人都探讨光线和物质之间最基本的交互作用。温兰德用光子来测量并控制电子,阿赫许则用电子控制及测量光子,算是殊途同归。
阿赫许表示,自己跟妻子在街上收到一通国家码为瑞典的来电,「我当下心里有数:可以开香槟庆祝罗!」得知获奖,阿赫许说:「我先打电话给孩子们,然后打电话给几位同事,若是没有他们,我无法获奖。」
另一位得奖者温兰德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他太太凌晨接到通知电话,把睡梦中的他摇醒,他说得奖当然是个「惊喜」。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梦想打造「量子计算机」,处理更复杂的计算,且掌握大量资料。但只有在个别粒子得以观察的情况下,这种计算机才可能诞生。
成功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陈泳帆指出,现在的电子元件愈做愈小,未来计算机零件可能缩小到只有原子、分子般大小;在这种尺寸下,粒子的运作方式遵守量子力学,两人的研究,未来可能变成比目前的超级计算机还强大的「量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