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化妆品业者纷纷转向新兴市场拓展营收,但也面临如何为中国与印度等消费者量身打造新产品的挑战。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预测,5年内全球化妆品产值可望增加64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增加约占260亿美元,拉丁美洲则占220亿美元,合计约占全球增幅的75%。
该公司分析师莫希登说:「假如想分一杯羹,就必须扩大在这些地区的营运。我们预期新兴市场的成长将十分可观。」
法国化妆品制造商莱雅(L'Oreal)已在印度、墨西哥与印度尼西亚等国设立研发中心与工厂,并采取顺应当地消费习惯的营销与消费策略。
莱雅估计,2025年前印度每年每人的美容产品支出将从3欧元增加到10欧元(4美元到13美元),中国则是从12欧元增至57欧元。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Roland Berger)驻巴黎分析师杜索拉说:「大多数业者持续加强在新兴市场的组织。设立研发中心有助于创新产品与营销手法,并强化管理能力。」
企业若想满足印度12亿人口的新消费习惯,必须了解多数印度人喜欢在小区小型商店消费,而非超级市场。杜索拉表示,产品经销与管道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当地交易尚未现代化。
莱雅已尝试用个人化且便宜的小包装来贩卖产品,定价只要几卢比,已在印度75万家小型商店发售。莱雅旗下品牌卡尼尔(Garnier)也利用印度原料来研发一系列特殊产品,并尝试将产品线拓展至美发与美肤品之外。
莱雅亚洲区总经理桑塞尔(Jochen Zaumseil)说:「我们目标是当亚洲第一的美妆业者,并成为新兴中高阶消费者的首选。我们预期业务未来10年将成长强劲。」
印度新德里、孟买与邦加罗尔等城市美仑美奂的崭新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望替莱雅、兰蔻(Lancome)、圣罗兰(YSL)与契尔氏(Kiehl's)等品牌带来美好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