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韩财长朴宰完表示,将启动中韩双边换汇机制,扩大使用韩元作为两国贸易的清算货币,藉由让韩元变得更国际化,以降低政府对美元的依赖与因应外部风险。
朴宰完近日接受韩联社访问时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被迫搁置推动韩元国际化。考虑到我们高度仰赖外汇且容易受危机冲击,这个计划不能继续无限期延后。」
财政部发言人16日证实他的说法。
朴宰完表示,政府考虑启动规模64兆韩元(570亿美元或3,600亿人民币)的中韩双边换汇机制,借贷给中国企业,鼓励他们用韩元做贸易清算。
他透露,政府将于今年底前修改相关法规,为扩大韩元的贸易清算比重铺路。
去年10月中韩同意扩大换汇机制,规模从原先的1,800亿人民币提高到3,600亿人民币,以在经济不确定性加深之际确保外汇流动性与扩大双边贸易。不过,两国至今都未启动这项为期3年的协议。
中国是南韩最大贸易伙伴,预估双边贸易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
朴宰完预期,启动双边换汇机制将有利中国企业更轻松取得韩元,提高他们用韩元清算的意愿。同时,也能够鼓励南韩企业增加使用人民币,达到双赢效果。
他说:「我们7月已和大陆官方就动用换汇机制展开事务性会谈,他们迟早还会来南韩开第2次会。」
朴宰完另表示,倘若和中国谈判顺利,政府也将尝试动用日韩换汇机制,以扩大和日本的贸易。
日本和南韩原先就有规模700亿美元的双边换汇协议,但两国上个月爆发领土主权争议,东京当局威胁可能终结协议或缩减换汇规模。
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有许多好处,包括降低企业的汇率转换成本、减缓经济面临的汇率风险,以及降低该国对外汇的依赖,防范外部金融动荡的冲击。